Opera 停止支持 Widgets 和 Unite 应用,专注于扩展

如题,以下是原文译文:

今天我们宣布,我们目前的附加组件 (Add-on) 平台当中的两者开始走向终结。从即将发布的 Opera 12 (测试版)开始,对于新用户将默认关闭 Opera Unite 和 Opera Widgets 。 预料在今年年底前,将在后续某个测试版中彻底移除这两个附加组件平台。

过去六年,我们在 Opera Widgets 和 Opera Unite 的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我们构建 Opera 11 的扩展平台时,从这些经验中获益良多。我们的扩展技术获得了不错的成功,扩展每月有数百万的下载量,让其余两个附加组件平台完全相形见拙。最近,Opera 推出了支持扩展的 Opera Mobile 实验室版,研究完全跨平台的扩展环境。

为了继续前进,我们希望专注于一个能横贯于我们的产品线、且优质的附加组件平台,而不希望分散资源来维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系统(原文 legacy systems)。开发 Unite 和 Widgets 所获得的秘诀和技术,已经在其他 Opera 产品中继续利用。最近预告过的 Opera Dragonfly 对 UPnP 的支持Opera.im 译文),正是一个例子。

你可能希望 Opera Unite 和 Opera Widgets 的一些使用案例移植到其他 Opera 产品,请到我们的论坛提供反馈。

————–个人感想分割线—————–

翻译时,原文的 “maintaining legacy systems” 显得很遭嫌弃,让我不知所措了好一阵子。很难不去联想,这是已经离开 Opera 的联合创始人谭咏文 (Jon Stephenson von Tetzchner) 的遗产。也许只是我脑补过多。

Unite 已经很久没有增加新功能,一些官方 Widgets 外界目测已经停止维护。早就有相当多用户认为,3个附加组件平台对 Opera 来说太多,应该集中资源加强扩展平台。一些前员工也公开表达过类似观点,当然,是在他们离开 Opera 之后。

Unite 和 Widgets 有些能力是现阶段的 Opera 扩展所不具备的。Opera 扩展到现在仍不具备 Unite 和 Widgets 所具备的操作文件的 API,等等。至于 Widgets 的独特特性——独立窗口、不依赖浏览器进程——让人惋惜。扩展 API 和内核功能尽快做强吧,希望至少能追上 Chrome 的扩展。

以下是想当年和瞎掰时间,简单回顾下 Opera Unite 和 Opera Widgets。

2009 年 6 月,Opera 神秘兮兮做了个预告,宣称将发布一项技术,一项能重新发明网络 (reinvent the Web) 的技术,有人觉得“重新发明”这词很异样,反正我觉得霸气得不得了,语文角度上不觉有任何问题。不记得是多少天之后,谜底揭开,就是 Opera Unite。Opera Unite 允许用户把自己电脑变成简单的服务器,过程傻瓜化,没有技术门槛。为什么说重新发明网络,因为 Opera Unite 提供了在某种程度上使网络去中心化的途径。Web 2.0 相比于 Web 1.0 的不同,就是网络内容的去中心化,即网民群体创造互联网上的内容,各种网站主要负责提供平台,供用户在其上以一定程度的自由创造和共享内容。不过在 Web 2.0,内容的控制权和服务器,仍然是中心化的,并不在网民的掌握之中。Opera Unite 允许网民以一种更自主和更少隐私隐忧的方式创造和共享内容,因为存储内容的服务器——个人电脑就在用户掌握之中,更进一步地去中心化,而且远程共享文件时不用上传到某网站作为中转再让别人下载这么漫长和麻烦。或许人家会说,搭个个人服务器,大把软件做得到,而且比 Opera Unite 建立的个人服务器功能更强大。这没错,但是 Unite 使这个过程变得非常简单易用,用户不须要跨过搭建服务器的技术门槛,就可以专注于创造和共享内容。听上去容易联想到 P2P,其实概念差别很大,这里就不多说了。

Opera Unite 推出后没多久,其主打的一个很初级的社交应用——冰箱门,允许别人在你的 Unite 页面上留言,留言都存储在你的电脑上,其他人不能删除——就荣获某认证了。

不过,Opera Unite 对去中心化的尝试,仍然逃不过一个中心——Opera 官方的服务器。开启 Unite 后得到一个供别人访问的域名,人家访问这个域名方才可以访问你的个人服务器,而解析这个域名则依赖于 Opera 的服务器,虽然共享的内容本身不必经过 Opera 服务器。

这几年云计算、云储存和社交网络概念流行,似乎服务器中心化的大势不仅没有削弱,更在强化。被外界定性为 anti-cloud (反云计算)的 Opera Unite 并不风光,毕竟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数据的需求日盛,而自己的电脑作为服务器全天候开着实在不太划算。或许我们永远需要巨大的云,但是自主的私有云也有相比之下更方便的时候。也许 anti-cloud 只是时机未到生不逢时?天晓得。R.I.P.

至于 Opera Widgets,2006 年就有了,当时我还没听说 Opera 。可能很多老用户已经想不起 2009 年发布 Opera 10.1x 之后还有 10.2 这个版本号。10.2 的开发就是做一件事情,widget runtime,使得不用启动浏览器也能启动 widgets。比起 10.0/10.1 测试版,用户试用 10.2 明显提不起热情,因为 Opera 用户中用 widgets 的太少,毕竟 widgets 的能力实在说不上强大。10.2 没有推出正式版就结束了这个版本号的使命,widget runtime 的开发成果被后来的 10.5 继承,一直至今。

—————————————

[ Via Opera Add-onsOpera.IM 编译 ]

14条评论

  1. widget和extension确实重复很多 问题是现有api太弱了 Opera准备迁移widget的部分功能么……unite个人觉得和My Opera 社区融合吧……这个没法

  2. 额。。
    居然是处于专注扩展的考虑。
    那,Opera官方能否借此。
    加入CSS管理器和用户脚本管理器呢。
    CSS管理器。
    像服务器管理器那种感觉,傲游广告猎手那种形式
    有细腻的应用范围,支持Opera Link同步
    用户脚本管理器。
    果断参考油猴子GreaseMonkey,并且可以完善的支持油猴脚本。

  3. 没记错的话,unite应该是2009年6月15号(随手搜索出的结果是16号)发布的。那时候OC一度掀起了刷人冰箱门的风。yy家的冰箱门被刷得极其happy。anti-cloud 确实生不逢时啊。widgets以前装过不少,有几个还用了挺长时间。10.5之后逐渐被我抛弃,原因不太记得了。extension数量质量都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我只希望差距不要越来越大。

  4. 有的时候时候我觉得还是蛮让开发者心寒的,且不说那年大家一起刷冰箱,还尝试在自己机器上架php,后来的widget有些是质量很高的应用,我记得什么日历管理程序还有画图都蛮不错的,还有那个消去相同宝石的游戏。这些东西说放掉就放掉,那之前那些没有从opera领工资但是为了opera付出了那么多心血的开发者又算是什么?
    割肉可以,割肉为了更好地前进大家都理解,但是肉不能白割吧,那些有用的api不整合进extension里面去?而且割了肉会有人去修那些万年bug么?本来unite/widget没人管的时候也没人修吧,虽然采妹儿抖M不在乎……

  5. millions是数百万,数十个百万是数千万应该是tens of millions

    还曾经用过一个widget是cet6的阅读,说是每天一篇。。。哪不知就那么三四篇循环用。。坑死了

  6. Unite曾经很激动人心,可惜时运不济
    Widget 则有很多强大的特性
    它们都有几个不错的应用,虽然我用不到
    停止了真是可惜

    其实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精力,专注于一个扩展平台是好事
    现在就只能指望有用的 api 移到扩展中去

  7. Unite 刚出时还是挺好玩的,刷冰箱就像串门一样,分享图片,分享音乐都是极其简单的事。可惜网络差,再好也是空谈,再加上后来应用也少,Unite 渐渐就被人淡忘了,当时置顶贴里收集的个人 Unite 主页到最后一个都登不上了。
    Widget 也并不是不好,但一直觉得实用性不高。不能跟浏览器自身的 UI 融合,比如放到面板里,或者收起来放到工具栏上。10.2 把 Widget 独立出来后,每一个 Widget 还把 Opera 主程序 dll 打包进去,臃肿而又不见得好用,跟 Widget 原意“扩展浏览器功能”渐行渐远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